多媒体平台
多媒体商店
手机LOGO

谁曾想到,120年后的北京地铁4号线车厢内成为“义和团”飞地?


华裔物早餐会   本会2024年01月10日专讯


华会动图098.gif

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说过:“常言说知识就是力量,殊不知愚昧也是力量。知识去慢慢建造,愚昧来顷刻毁灭。知识的力量在于真,在于谨慎,在于辨别,在于分开或然和必然;愚昧则是一个乱冲乱撞的瞎眼巨人,玩弄文明的基石于鼓掌,恣意而为,把欢乐之所埋葬于深渊。”

120年前晚清末期的义和团运动,让世人见识了愚昧的底线,狂热和虚妄,残虐和不仁。


001.gif



╯当唾沫和巴掌飞向阅读者的时候,这是否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时代的一个隐喻。

当我们走进2024 ,泱泱礼仪之邦,古老大国的国民,在个体特征的特定环境下,如果还基于种族与肤色,基于中国和外国,基于东方和西方,作为是非好恶,最基本的文明判断标准,让人的基因决定我们的爱恨情仇,决定出言不逊和野蛮的文攻武赫,你会不会惊掉下巴?

在已经举办过两届奥运会的北京城,这种事还真发生了,就发生在一周前元旦前后的北京地铁四号线上。



 ╯2023年12月31日的四号线车厢内的场景,消弭着“北京欢迎你” 那句脍炙人口的歌词精神。

整个过程充斥着愚昧和暴力,完整记录了一位中国内地中年男子惹事、挑事、被暴打、离场的过程。更完整记录了一位外国友人在这位中国“爱国叙述体”的大叔极端挑衅下、谩骂下、吐口水下,在偏离最基本人类文明标准底线的前提下,一忍再忍,被迫还击自卫的全过程。当事情结束后,这位被野蛮国人骚扰侮辱的老外,还不忘对着车厢内的公众,真诚的说一声“对不起”。

在自卫还击的背景下,事情的大反转,也颇具戏剧性。似乎验证了冥冥中,正义永远站在真理一边。


002.gif


 ╯外国友人忍无可忍,开始还击,连环出拳,挑事者自取其辱。


接下来的信息更让人惊诧,据本会初步了解,这位被粗暴骚扰而又极具克制和修养的外国人,是一位在华的国际知名学者Michael Pettis,(中文名迈克尔·佩蒂斯——本会注),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的教授。在北大光华教书快二十年了,对华相当友好,是一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学识渊博,且非常愿意教学生,桃李满天下,也曾经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授课。是哥伦比亚大学拉美研究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也是哥大公共及外交事务学院院长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003.gif


╯早年,Michael Pettis讲堂,谈中国经济改革专题。


华裔人物早餐会还了解到,Michael Pettis先生是彭博社评选的全球金融领域最具影响力五十人获奖者。著有《伟大的再平衡:贸易、冲突、以及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波动的机器:新兴经济体和金融崩溃的威胁》等多本著作。


004.gif



╯在北兵马司,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这次的舆论也更是一边倒,公众更多的是谴责这位极端挑衅的“爱国叙述体”的大叔,固然这个社会有“喷子”,有“小粉红”,有“骂美国是工作,去美国是生活”这类奇葩群体,但是,经过30多年的改开,中国大陆早已和世界接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30多年的发展也受益于全球化,这点,主流的中国民众内心还是有数的。

当下的氛围里,总有一些人通过想象来构建宽泛集体,形成 " 国家 "、" 民族 " 等概念。

地铁上这位安静看书的学者和过来挑衅的粗暴男子,有什么血海深仇吗?没有,从视频的画面,肢体动作,现场对话来判断,他们根本都不认识。


005.gif



但因为这种对于集体的共同假想,对个体基因不一样的确认,这种想象构建的集体却成了人类之间种种隔阂冲突的源泉,让这位愚昧的中年男子认为白皮肤的外国人都是敌人,是不属于他们集体的异类,是需要挑衅、打击甚至灭亡的族群,于是就有了视频中的一幕。

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网友的留言,凸显了内地公众的理性:


1

“这外国人已经克制的离谱了,应该是在外国不想招惹事,你想一个大人像熊孩子一样疯狂挑逗你,吐口水说脏话,又是就给了俩拳,你会怎样??”

“警惕民粹主义抬头,别把中国拖进第三次世界大战!”

2

3

“我是北京人,但我就要站这位外国人,那个挑衅的北京人是北京的耻辱!!!!”

“唉,我发现有些所谓爱国主义者只是想天然站在强势的一方,而不是真的热爱这个国家。”

4

5

“到点子上了,更多人是拿着爱国的旗帜,站在强势的位置,发泄情绪罢了,那些号称爱国的天天把意见相左的同胞喷的狗血淋头,还给别人打标签,爱国只是他们的口号,是他们的道德制高点。”

“极端民族主义让你憎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如果憎恨抽象的人那还好,如果让你憎恨一个具体的陌生人就很可怕了。”

6

7

“这位老外是北大光华的教授。我选过他开的课,在北大光华教书快二十年了,学识很渊博且非常愿意教学生,是彭博社全球金融50人获奖者。这醉鬼到底在发什么癫来乱挑衅人。”

“幸亏这醉汉没有带家伙,否则一位博学多才,为中国教育付出巨大贡献的外籍教授可能就会伤透了心。”

8


画面中,我们看到这名外国学者并没有任何主动挑衅,相反,他在面对挑衅时表现得十分冷静。他是否懂得中文我们尚不得知,但从他的表情和举止来看,一直在努力保持冷静,避免事态升级。这一点让人深感钦佩,因为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很多人可能会因为语言不通而感到无助和恐慌。

北京一直以来以热情好客而著称,作为一国都城,驻华机构多,外国友人多,况且有些还是来帮助中国的各类专家学者,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文化的融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一个正常理性的社会需要有最基本的文明举止,需要友善和谐宽容。让地球村更多的人有归属感、认同感。

客观来讲,这次北京地铁4号线上发生的让人“友邦惊诧”的不光彩事件,确确实实影响了中国的大国形象,我们当下整个社会,或许真的需要反思。如果当我们的公民出国旅游,此情此景出现在纽约地铁,巴黎地铁,出现一个反向的中国人被“困”的局面,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舆论氛围呢?

就在十几年前,奥运启幕时,我们不还是天天在高歌“北京欢迎你”吗!


006.png


对于此事件,在本会最后发稿时,注意到知乎平台一位网名为关尔东知友的评论短文,此文娓娓道来,又发人深省,本会特此转载,并特此感谢作者关尔东先生

以下为文章全文:

他以为自己是个英雄,陈真或是霍元甲。最次也得是个吴京。

北京地铁4号线上的这个视频,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过了,没看过的朋友可以自行搜。

大概剧情是,这个喝醉了的男的,不断对坐在地铁座位上看书的老外挑衅,骂他是傻—,还威胁说要“弄死你”,老外没理他继续看书,那个男子就用英语骂他“son of bitch”。冲老外吐唾沫,还扇了他一大耳光。

面对男子不断的挑衅,老外站起来三两下将其制服,到地铁门开启的时候,把他推了出去,然后继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书。

很佩服他的定力。


007.gif



但是,那个喝醉了的男子到底为什么如此仇恨这个老外,以至于在旁观者的眼里,真的会以为他们之间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过节呢?

实际上,那个白人的戴口罩的老外,只是安静在坐在椅子上看书而已。

我想,那个醉酒男子之所以对老外发酒疯的点,除了因为他是个老外以外,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老外竟然还在看书,以喝酒男子骂人、吐唾沫的这两下子,我大概可以想象,他平时很可能不怎么读书,也就看看网上那些大V的视频,所以当看到一个看书的老外,就会有双倍的刺激,击向他那自卑又亢奋的自尊心。你一个外国人,装什么呢?

虽然最后的结果大快人心,求锤得锤,老外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一切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008.gif



╯挑事者被学者打出车外。


但是如果仔细看看,其实还是变了。之前坐在老外旁边的人不见了,他们躲起来了。

我很好奇,地铁上的其他人会如何看待这起事件,他们会为了老外的遭遇而打抱不平,还是觉得那个喝醉酒的同胞,是个英雄呢。

胆小怕事的他们很可能会躲起来,但是试想一下,假如没有酒精的刺激,假如酒没有壮了怂人的胆量,那个朝老外吐口水的男子,很可能也是个有礼貌,不愿意跟人发生冲突的人。

但是,我们能够将这起事件完全的怪罪到酒精身上吗?到底是什么在他的心底攒了这么多的积怨?一个看书的老外,到底为什么让他这么生气呢?

这个我们要反思一下,尤其是那些经常鼓吹民族仇恨的媒体人,其实都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在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社会事件中,到底曾经埋下了多少伏笔。



009.png

今天看到网上有很多人为海南电视台刚开除的主持人说话,从他们的说辞来看,那位姓肖的主持人,已然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了英雄,因为他敢于讲出日本地震是“报应来了”。

我就算说再多的地震跟报应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都没有用,因为肖主持人,很好的迎合了很多网民的情绪,在互联网上,激烈的情绪,才是最能够让众人为之沸腾的东西。

但是肖主持人的危险之处,也正是他采用了电视台主持人的官方身份,来宣扬极端情绪,这样只会让本来就极端的情绪变得更极端。

你不能排除,在另一个时空下,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向老外发起无端攻击的热血青年,没有受到这种极端话语的影响。

相比之下,我真的更欣赏那个老外的姿态,安静的看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唾沫和巴掌飞向阅读者的时候,这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时代的一个隐喻。

可悲的是,主动使用暴力的人,总是误以为自己是个英雄。

谁告诉他的呢?



本期主要撰稿:Duncan  友然 毛强 

文字统筹:丹增措

美术指导:一洲  郑晓青

本期图片编辑:王梦 孙琪

多媒体通联:朱南 杭熠

广告公关通联:郑兵 郑佳佳

实习记者:林夕亦对本文有所贡献。

华裔人物早餐会 chinese breakfast”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公众信息,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部分来源存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本平台所有稿件无论原创,转载,改编,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著作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刊联系,我们将及时标注/更正/删除/谢谢。



200.png

⬆️点击关注华裔人物早餐会公众号



欢迎登陆华裔全媒体官网

www.breakfast777.com


结尾上.png

结尾动图.gif

结尾下.png


她们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时尚界,演艺界,美食界,文化艺术界,工商政经界。她们诠释着芳华的人生,上演各自的精彩。共同的是:她们同有一个亚洲面孔,一个华人面容,构筑迷人的东方气质下无时无刻传递着亚裔华人的人生传奇和奋斗故事。华裔人物早餐会归属传奇人物,典藏俱乐部精髓,挖掘幕后的新闻,分享她们的故事,重温她们的笑泪人间。



“华裔人物早餐会”(北京)版权所有,如采用本刊文字或图片请注明出处。





首页 华裔会 华语圈 世界观 社交场 悦生活 品牌会 华人健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1-   华裔人物早餐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2389号-1